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4月,汽車產銷回歸正增長;乘用車降幅明顯收窄;商用車產銷創歷史新高;新能源汽車“十連跌”;出口同比下降15.7%。1-4月,汽車累計產銷同比降幅均超三成;新能源汽車下降幅度大于40.0%;乘用車出口小幅增長。
? 汽車整體:4月銷量207.0萬輛,增長4.4%;1-4月銷量576.1萬輛,下降31.1%
? 乘用車:4月銷量153.6萬輛,下降2.6%;1-4月銷量443.3萬輛,下降45.4%
? 商用車:4月銷量53.4萬輛,增長31.6%;1-4月銷量132.8萬輛,下降28.4%
? 新能源汽車:4月銷量7.2萬輛,下降26.5%;1-4月銷量20.5萬輛,下降43.4%
? 汽車出口:4月出口量7.0萬輛,下降15.7%;1-4月出口量27.4萬輛,下降12.6%
受疫情持續影響,以及疊加季節性因素的擾動,今年車市遭受著巨大的下行壓力,前4個月我國汽車產銷出現大幅波動。其中4月,隨著國內抗擊疫情形勢的持續好轉,以及中央及地方政府一系列利好刺激政策的推出,使得汽車行業產銷繼續保持回暖趨勢。而整車企業生產經營已基本恢復,產量已達到去年同期水平。中汽協表示,4月汽車銷售情況好于預期,汽車總體市場逐步恢復,一方面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和相關促消費政策推動;另一方面則是受企業補庫存的拉動。此外,也有去年基數較低的因素。截至目前,行業企業庫存水平基本正常。
據中汽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4月汽車產銷均超過200萬輛,略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當月產銷分別完成210.2萬輛和207.0萬輛,環比分別增長46.6%和43.5%,同比分別增長2.3%和4.4%。1-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59.6萬輛和576.1萬輛,產銷同比分別下降33.4%和31.1%,降幅與1-3月相比,收窄11.8個百分點和11.3個百分點。這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商用車的出色表現。(見圖表1、2)
從單月銷量數據可見,今年以來我國汽車銷量曲線圖呈“V形”向好態勢。其中4月無論銷量還是同比增速,二者均明顯好于前三個月,并且4月結束了繼2018年7月出現銷量同比連續21個月下降,重新迎來增長的局面,而當月增速也是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對于當中原因,中汽協認為有三方面:其一,此前因疫情被抑制的購買力在4月得到較大釋放;并指出4月汽車銷量更多的是對前兩個月缺失銷量的轉接和彌補,而非常態性增長。其二,自2月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陸續推出諸多利好政策,涵及新能源汽車補貼延后、汽車下鄉、皮卡解禁等,這對刺激汽車消費,穩定產業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其三,商用車市場增速迅猛,起到較大拉動作用。(見圖表3)
4月產銷降幅明顯收窄, SUV實現由負轉正,其余細分市場跌勢未改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繼續好轉,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利好政策陸續出臺,汽車市場有明顯回暖跡象。而4月份乘用車也“水漲船高”,銷量環比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同比降幅趨緩。眾所周知,乘用車市場與消費者需求息息相關,然而疫情影響下,各行業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相關從業人員收入受損,進而導致消費信心不足。尤其隨著海外疫情持續擴散,不確定因素增加,使得消費者對年度整體收入預期降低,開支縮緊,如此這般或將會持續影響乘用車后續市場的發展。
據中汽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4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58.7萬輛和153.6萬輛,環比分別增長49.7%和45.6%,同比分別下降4.6%和2.6%,較3月收窄45.3和45.8個百分點。1-4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29.1萬輛和443.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7.8%和35.3%,降幅比1-3月收窄均超10個百分點。
具體車型方面,4月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四大類乘用車品種產銷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其中交叉型乘用車銷量增速依然最為顯著;與上年同期相比,SUV產銷結束下降呈小幅增長,其他三類乘用車產銷降幅比上月均呈不同程度收窄。1-4月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四大類乘用車產銷降幅與1-3月相比也有不同程度縮小。除SUV之外,其余三類車型降幅均高于乘用車行業總體水平,其中MPV降幅更為明顯。(見圖表4、5)
從單月銷量數據可見,乘用車整體呈現“V型”回升的良好態勢。4月銷量環比增速超過四成,同比降幅為前4個月最低。至此,繼2018年7月起乘用車銷量已連續22個月出現同比負增長。(見圖表6)
4月產銷及其同比增速刷新最高記錄,重型貨車貢獻度最大,客車稍顯遜色
疫情影響下,雖然商用車市場受到較大挑戰,但在政策刺激和需求效應的同時作用下,也迎來諸多機遇。在今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中,“新基建”比例相對較高,其中交通、能源等項目比重較大,這將直接拉動商用車市場的發展。4月商用車呈現大幅增長,單月產銷量創歷史新高,尤其重型貨車增長迅猛,輕型、微型貨車增長也較為明顯。由此可見,4月我國車市強勢回歸正增長,與商用車的高增長密不可分。
據中汽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4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51.4萬輛和53.4萬輛,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其環比分別增長37.8%和37.7%,同比分別增長31.3%和31.6%。重型貨車增長最快,產銷分別完成17.5萬輛和1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3%和61.0%。1-4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30.4萬輛和132.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3.1%和12.4%,降幅比1-3月縮小15.6個百分點和16.0個百分點。
分車型產銷情況看,4月,在商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貨車和客車產銷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其中貨車增速更為顯著;與上年同期相比,客車產銷小幅增長,貨車增速均超過30%,表現更為出色。在貨車細分品種中,四類車型產銷環比和同比均呈較快增長,其中重型貨車銷量增長更為明顯。在客車細分品種中,與上月相比,三類客車依然延續了上月快速增長勢頭,中型客車增速更為顯著;與上年同期相比,輕型客車結束下降呈快速增長,大型和中型客車依然下降。
1-4月,在商用車主要品種中,貨車和客車產銷依然呈較快下降。在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重型貨車產銷呈小幅增長,其他三類貨車產銷依然下降,但降幅均比1-3月有所收窄。在客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輕型客車產銷降幅略低,大型和中型客車降幅依舊明顯。(見圖表7、8)
從單月銷量情況可見,2020年4月商用車銷量及其同比增速刷新近年最高記錄,當月銷量環比漲幅超過三成。(見圖表9)
4月貨車銷量同比上升34.2%,這主要得益于細分市場全線增長,其中重型貨車表現最為突出。(見圖表10)
4月客車銷量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2%,大、中型客車分別下滑32.6%和24.8%,輕型客車增長接近兩成。(見圖表11)
4月銷量同比“十連跌”,乘用車降幅超三成,商用車重返正增長通道
為減緩車企壓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央和地方各類利好消息不斷。其中,行業較為關心的新能源補貼問題也于4月得以落地。隨著各種利好政策的釋放,讓持續走跌的新能源汽車重新燃起希望,4月份市場繼續保持回暖趨勢,不僅環比延續了上月快速增長勢頭,同比降幅也比3月有所收窄。即便如此,新能源汽車還是遭遇了“十連跌”的局面,相比汽車整體市場結束連續21個月同比下降而迎來的反彈,新能源汽車市場仍未徹底走出陰霾,并遠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而其之所以表現依然欠佳跟去年高補貼退出前的同期基數較大不無關系。
據中汽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0萬輛和7.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31.6%和9.7%,同比分別下降22.1%和26.5%,降幅較3月分別收窄34.8個百分點和26.7個百分點。1-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20.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4.8%和43.4%,降幅比1-3月縮小15.4個百分點和13.0個百分點。
從動力特征來看,純電動是主要技術路線,占比七成以上。與上月相比,4月純電動汽車產量呈較快增長,銷量小幅下降,插電混動汽車產銷均呈快速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4月插電混動汽車產量結束下降,呈較快增長,銷量有所下滑,純電動汽車產銷降幅仍然明顯。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9輛和73輛,同比分別增長11.1倍和9.4倍。此外,1-4月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汽車同比降幅也比1-3月有所收窄。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均完成15.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6.9%和44.6%;插電混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1萬輛和4.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7.6%和39.8%;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2輛和280輛,同比分別增長23.2%和21.7%。
從車型特征來看,乘用車是絕對主力,占比達八成以上。今年4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7.1萬輛和6.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5.9%和30.4%;新能源商用車產銷均完成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5.6%和23.0%。1-4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8.5萬輛和18.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6.4%和44.7%;新能源商用車產銷均完成2.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5.2%和29.2%。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4個月,插電混動乘用車明顯提升,搶占了一部分純電動乘用車的市場份額。(見圖表12、13)
從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可見,在經歷2020年一季度的大幅下行后,受防疫形勢向好和相關促消費政策的推動,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降幅明顯收窄至26.5%,但仍為歷年同期最低增速記錄。而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已遭遇同比“十連降”。盡管如此,4月份銷量創下今年前4個月的新高,環比漲幅接近一成。(見圖表14)
從新能源乘用車單月銷量可見,其與新能源汽車行業總體走勢基本相同。盡管4月銷量及同比均處于近年來同期的低位水平,但二者刷新了今年單月最高記錄,其中銷量同比已連續十個月負增長。(見圖表15)
從新能源商用車單月銷量可見,盡管其基數偏低,但月度波動情況十分明顯。今年4月份新能源商用車結束了自補貼退坡以來銷量同比“八連跌”,并回歸正增長軌道,當月銷量及其同比均創今年前4個月的最高水平,環比也繼續回升。(見圖表16)
自疫情爆發以來,各行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雖然近期有關部門已出臺鼓勵消費政策,但全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仍面臨巨大挑戰。中汽協表示,年初時,算上國產特斯拉,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會在130萬輛左右。但受疫情影響,就目前來看,即便算上特斯拉,今年銷量能超過100萬輛就已實屬不錯的成績。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因特斯拉等外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持續發力,中國本土品牌在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先發優勢正在減弱。從中汽協統計數據可見,今年1-4月中國本土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份額占比79.28%,歷年來首次跌破90%,且下降幅度之大令人扼腕。
境外疫情加速擴散的勢頭仍在持續,全球經濟活動產生劇烈收縮,對汽車出口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也有所增加,面臨的困難和挑戰繼續加大,而外需疲弱仍是影響目前出口的主要因素。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汽車企業出口7.0萬輛,環比下降22.9%,同比下降15.7%。1-4月,汽車企業出口27.4萬輛,同比下降12.6%。
從車型特征來看,4月,乘用車出口5.5萬輛,環比下降19.9%,同比下降4.5%;商用車出口1.5萬輛,環比下降32.1%,同比下降40.5%。1-4月,乘用車累計出口20.9萬輛,同比增長2.5%;商用車出口6.5萬輛,同比下降40.6%。出口市場增長的核心動力依舊是乘用車。(見圖表17)
從單月出口情況可見,在經歷3月出口同比微增后,4月我國汽車出口環、同比雙雙下滑,當月出口量回落至7.0萬輛。(見圖表18)
整體而言,在積壓需求釋放、救市政策出臺、汽車消費刺激、市場陸續補貨等因素驅動下,4月車市整體出現明顯好轉,較大程度上提振了市場信心。然而,就五月是否仍能延續增勢,中汽協表示,受國內外疫情影響,部分消費者購車計劃延遲以及資金能力尚未完全恢復,5月汽車市場消費需求不足的壓力依然存在。
然而從行業發展態勢來看,當前,雖然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但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疫情還有很大不確定性。一方面,國內宏觀經濟的恢復增長還需要一個過程,出口依賴型企業更是艱難,導致大宗消費需求動能不足;另一方面,海外工廠的停產,也將導致國內汽車行業部分零部件供應風險加大。因此2020年車市仍將面臨較大挑戰。中汽協預計,若疫情防控狀況良好,2020年中國車市銷量同比下降約15%;若疫情繼續蔓延(包括海外),那么全年降幅或將擴大至25%。